Discuz! Board

标题: 【西南财大】学术声音|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增值税改革红利、四川自贸区建设……学者们这样说 [打印本页]

作者: 295608944    时间: 2023-2-19 04:00
标题: 【西南财大】学术声音|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增值税改革红利、四川自贸区建设……学者们这样说
  
  ●增值税改革正式实施,哪些群体将从中受益?
  ●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准备怎么做?   
  ●在现有激励政策的引导下,中小企业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激活?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有哪些深远影响?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年,实践案例呈现何种规律?
  ●校园网贷层出不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4月,西财学者就上述热门话题接受媒体采访,贡献西财学者的思考,发出西财学者的声音。



西财学者谈增值税改革
  4月1日,作为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大餐”中的“主菜”——增值税降率改革正式实施。改革实施首日,全国各地均顺利开出新税率增值税发票,企业减税效果初显。对此,西财学者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进行分析。

汤继强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

  汤继强说:“增值税改革的巨大红利,将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分享,消费者与企业都是受益者,都会有满满的获得感。”



西财学者谈成都
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未来建设

  一千多年前,成都繁荣的经济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当下的成都,正由区域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积蓄冲刺世界城市能量的关键节点。近日,成都出台了四个加快成都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给予有力支持。对此,《成都日报》第一时间采访西财学者,分析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未来走向。

王擎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下一步成都金融的发展方向,王擎认为,应加快成都金融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全面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
  一是构建国际化金融产业招商体系,在香港、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设立金融招商联络点,开展金融推介活动,重点引进法人金融机构、高端中介服务机构、大型金融集团区域性总部或功能型总部、跨国金融企业分支机构等。
  二是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金融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促进“一带一路”沿线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三是完善金融人才服务体系,以本次出台的政策文件为依托,加快与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合作设立一批金融创新实验室、高端智库,强化国际化金融人才支撑。
  四是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联合国内外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共建金融科技众创空间、孵化器、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构建涵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科技生态圈。加快发展科技保险、科技小贷等专营机构,探索投贷联动、银保联动、投保联动等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西财学者谈中小企业发展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等环节,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西财学者接受《四川日报》采访,分析《意见》对中小企业的激励作用。

高晋康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晋康认为,在现有激励政策的引导下,中小企业的活力被进一步激活。从政策执行来看,四川省总体实施情况较好,但需要注意预留份额是否到位,变相门槛限制是否时有发生,中小企业承诺是否存在造假等问题。
  高晋康表示,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未来在政府采购领域可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比如强化预留预算,在一定额度以内强制采购单位进行预留,并可建立起预留采购项目清单和可以不预留采购项目清单。此外,除了预留预算以外,适合中小企业参与的采购项目,可以采取采购项目强制分包给中小企业等措施。同时,对现有的价格扣除等举措应进行细化,可分为中型企业价格扣除和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两种方法。



西财学者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近期,西财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文章,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谋求民族复兴的历史新起点。

李春梅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春梅认为,五四时期确立了救国复兴的新思想、理清了道路选择的疑惑、准备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西财学者谈四川自贸区建设
  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岁”了。两年间,试验成效如何?试验成果究竟处在怎样的水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可供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西财学者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分析四川自贸试验区过去两年的建设的足迹。

邓富华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

  回头看这两年,四川自贸试验区共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邓富华通过全面梳理发现,小切口、低风险、大成效,是绝大多数案例的共同特点。
  怎么理解“小切口、低风险、大成效”?“简单说,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一些修正或突破。它往往不是涉及面广的系统性改革,也不会因突破现行规定而遭遇风险,至于效果则是立竿见影。”邓富华表示。
  对此多位专家认为,这是符合规律的正常现象。试验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严控风险前提下,从相对有把握的领域入手,有利于为后续改革打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预期。



西财学者谈校园网贷
  当前,大学生使用“花呗”和“白条”等网络消费信贷产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在校大学生有过“网贷”超前消费,有些人越贷越多,还没步入社会就已背负大笔债务。针对这一现象,西财学者接受《半月谈》采访进行分析。

张安全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安全认为,网络消费信贷产品可以让人们动用未来的收入进行消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传统的校园贷相比,“花呗”和“白条”等以知名企业为依托的网络消费信贷,规定期限内低利率或者零利率还款,放贷速度快。这让一些大学生逐渐对其产生了依赖。
  “各类网络消费信贷产品企业不能一味逐利,应当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张安全说,“网络平台在提供消费信贷产品时,应当有一些劝导和警示,引导大学生适度、理性消费,同时应对贷款对象、消费内容和信贷额度有所把控。”

- END -
排版|新媒体中心/黄远翔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www.xiguadi.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